乐游廊坊,历史回响,古风之韵
历史回响古风之韵岁月积累的人文遗萃时光打磨的神采华章
廊坊地区,自古以来就乃华北胜地,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带”之称。这里有上古时代“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的传说,更有近代“廊坊大捷”的壮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向来成为兵家和王权必争之地,更是各类文化互相碰撞、竞相进步、交融贯通的重要地域。从古而今留存的那些庭院、琉璃瓦、古乐、民风,都写满了千百年来的风雨沧桑,每一处都是匠心独具的历史杰作,每一处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这些的历史的遗存是廊坊这块大地上的流动的血液,它们不是冰冷的石块和符号,是鲜活的生命、栩栩如生的面孔和深沉的气息。
带着皇家血统的第什里风筝
第什里风筝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兴起于清朝乾隆年间。作为中国宫廷风筝的发源地、传承地和生产地,这里有着二百多种宫廷风筝画谱和几十种风筝口诀,七十多种扎糊诀,也成为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美术的瑰宝。
第什里风筝种类繁多,但以软翅为主。软翅风筝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撑,下面是软性的布或绢等材料,适合制作禽鸟或者昆虫,如鹰、蝴蝶、燕子、仙鹤、凤凰、蜻蜓等。还可以将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数百年间,第什里风筝不断地改良完善,形成了自己的造型多变、艳丽美观、飞行平稳和便于携带的四大独特的艺术风格,最终别具一格,成为精彩一瞥。
如今,风筝只是化为了一种媒介,一年一度的第什里风筝节和第什里民俗庙会,格外妖娆热闹,不仅有专业的风筝制作高手和操作高手往来其中,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这里紧靠龙河湿地、永定河水系、廊南生态农业观光区,辐射京津走廊片区,是旅游文化休闲农业综合风景区,是河北省首批特色小镇。只有经过无数岁月的沉淀,风筝才从宫廷走入了民间,也将在继续的打磨和修身中,从民间走向殿堂。
地址: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乡第什里村
“北方苏杭”胜芳古镇
胜芳古镇始建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原为水乡,始称堤头村,后称武平亭、渭城,宋时定名为胜芳。古时的胜芳南邻东淀,因水而生,因商而兴,既是碧波万顷的鱼米之乡,盛产鱼、虾、蟹、鸭蛋等,又是商贾云集的水旱码头,在明清时期鼎盛一时。因为经济贸易的繁华,为胜芳古镇带来了南腔北调的商客、无限的商机和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逐渐形成了古胜芳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胜芳古镇辐射“两街”(中山街、北桥至东桥的河沿街)、“两路”(胜阳路,永济路)均为立面仿古装饰,路面均为大理石铺砌,景观上呈现了民国时期的民居街道特色。随着东淀湿地公园、大悲寺等一系列环境景观工程的推进和发展,胜芳古镇正逐步重现昔日东淀繁荣景象。
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胜芳古镇以其独特的水乡古韵、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成为区域内较具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它的建筑兼具中西特点,融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革命文化于一镇,如同一颗颗无价的珍宝点缀在大地上,是中国北方建筑美学的精华。昔日乾隆笔下“胜水荷香,万世流芳”,让“胜芳”正式名扬四海,并造就“南苏杭,北胜芳”的美名。如今,历经风霜雨雪,古镇傲然伫立,默默地守护着那一方水土、那一方人。
地址:廊坊市霸州市胜芳镇
杨家营里的铁树银花 铁的灵魂,不一样的焰火
说起过年,各地都有各地的过法。但过年都要图个喜庆、热闹,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十五放爆竹烟花的习俗,以此祈求一个吉祥如意的新年。在廊坊的杨家营村,“抡铁花”则是当地元宵节晚上表演的一项重要节目。
“铁树银花”俗称“抡铁花”,是大型的民间传统焰火表演,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抡铁花”时需要先把木炭、灰铁按一定比例装在铁笼里并砸实,用喷枪将铁笼子里的木炭和灰铁点燃。等灰铁融化成铁水,高速转动的铁架将铁水甩出,形成流光溢彩的“铁树银花”。
而杨家营“抡铁花”则起源于清朝,出自永清杨家营杨氏家族,目前主要的传承人是杨凤山老人,是当地农村元宵节晚上表演的一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娱乐项目。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大红灯笼,全村人扶老携幼,看焰火、猜灯谜,翘首等待“铁树银花”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套民间习俗在永清杨家营村流传了一百五十余年,目前从木杆发展到铁杆,并且加上轴承,杨凤山又把电动机应用于此项表演,一个铁篮子演变为两个铁篮子,表演规模更大,景象也更为壮观。“铁树银花”寓意着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团圆吉庆、和顺幸福。“抡铁花”时,现场时而如雨如瀑,时而如伞如盖,像孔雀开屏,像盛开的菊花……铁水遇冷改变颜色,落下时又形成了五彩缤纷的花朵,铁水流星随之漫天飞舞,一片片灿烂的铁花在夜色中夺目耀眼。
地址:廊坊市永清县杨家营村
新生的屈家营古乐
廊坊固安县的屈家营是冀中平原上一个普通的乡村,该村因为有一支古老的乐队而名扬四海,这支乐队演奏的曲目代代相传,有着独特的节奏和旋律,在尘封了六百年后,大放异彩。
屈家营古乐创始于元明之际,有“音乐的活化石”的美誉,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音乐之一,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安仿唐乐舞、湖北编钟乐、北京智化寺音乐一起被音乐界并称为我国四大古乐。屈家营古乐里传承着中华文化艺术精萃的精神图腾,印记着华夏千年沧桑巨变的时代标记。六百年间发生了多少变迁,屈家营古乐作为一个体系,口述代代相传,历经沧桑,实属不易,在诸多战乱和灾难面前,屡次面临失传的困境,最终还是坚强地传承了下来。如今,屈家营古乐如尘封于宝库的珍宝,未受剥蚀,以原汁原味地展现于世人面前,让世界为之惊呼。近30年来,屈家营乡村乐队开始走入全国各大城市,也走出国门,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名人雅士欣赏它、支持它、研究它、宣传它,让它焕发了更多青春的光华。今天,当你端坐在屈家营音乐会的大堂,翻开厚重的《古音新乐》,听舞台上那些激昂的声响,你不仅心魂被叩动,更会感动他们为保持古乐恒久的生命力而投注的满腔热情和不老情怀。
传男不传女的古训背诵了很久历史会神伤历史不会恋爱他不会把他身体的基因传给后代他只会和你因为一句话咬文嚼字,面红耳赤
在屈家营,铜铁敲打,笙鼓就是兵器神鬼齐刷刷地跪下,在历史面前几千年了,因为一枚音符他们学会畏惧
源于大河和平原,源于生命静悄悄的生长祖先,会和我们并排而坐如果耳朵被蒙蔽就用鼓膜下的神经或是一只笔直的手指去触碰,肋骨下那些砰砰作响的,山河
——廊坊诗人莫日根《在屈家营,一枚音符很轻盈》
地址:廊坊市固安县礼让店乡屈家营村
宋辽古战道
不老的地下长城
在廊坊的永清、霸州、文安、固安等地,分布着一条东西延伸约65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分布总面积有1300多平方千米的古栈战道,这条古战道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北宋初年用于抗拒辽国南侵的军事防御工程。“永清县宋辽边关古战道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书考证,宋辽交战时,杨六郎镇守雄县的瓦乔关、霸州的益津关和信安的淤口关,与辽军形成对峙局面。当时两军相隔几十华里,中间没有条件隐蔽修地下工事。宋军一面在地面上大张旗鼓地建瓦屋盖新庄,一面在地下暗修战道,不足半年的时间,远看瓦屋一片,实际是内藏精兵数千。古战道内错综复杂,内部有迷魂洞、藏兵洞、掩体、翻板、翻眼、放灯处、通气孔等,防御性较强。敌兵由迷魂洞通过,会迷失方向落入陷阱之中。翻眼处只能一人通过,且须弓身,会被把守的士兵轻而易举的杀伤。藏兵洞洞体高大,可容大量士兵,在战争需要时可出奇制胜。
古战道工程之浩大、结构之复杂、用途之广大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可谓是地下长城,不仅是我国军事史上的一大创举,更让我们慨叹古代先人的智慧和技巧。
当你走入古栈道之中,仿佛又会听到当年战场上的厮杀、铿锵之声,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悲壮的历史画面,虽然它们埋没了千年,但是它们见证了慷慨悲歌的燕赵风骨。
每一处都是历史的痕迹,每一处都有祖先的声音,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用砖石代替骨骼,告示文明的寿命,守望后人的膜拜和虔诚。记住所有的凭吊、凝视、抚摸和慨叹。 看起来好美呀 我们大廊坊 好玩儿的还行 廊坊有这么多文化啊 我在这生活了这么多年有的我到现在还不知道 到底也是个有历史累积的国家城市之一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