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

                  百年传承【裕源糕点】
     千年古镇 苏桥,曾是保定府到天津卫之间最重要的水陆码头之一,大量的水乡轶事、名人履迹、民俗乡情、历史遗迹,全方位展示了经济文化的深厚内涵。传说慈禧太后听说苏桥的糕点做得好,便召进宫内品尝,吃后连连叫绝,于是成为御膳房的供品,定期送上。光绪年间,衡水邵家庄的邵义元,看上了苏桥这块风水宝地,全家搬迁来此,在苏桥开起了“义元号”糕点铺,把祖传绝技传到这里,使苏桥糕点如虎添翼,制作传统糕点有几百年的历史。
     清末民初,陈庄伙人王兴武在“义元号”拜师学艺,出师后由于手艺精湛,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聘为私人面点师。抗日战争时期,王兴武回乡创业,在苏桥街创办“玉圆号”糕点铺,由于品艺双佳,成为远近闻名、妇幼皆知的名号,名噪京津保等大城市,有“吃糕点找玉圆,吃后死了也不冤”之说。
       解放后,玉圆糕点进入了黄金时期,成为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公私合营后,“玉圆号”归入镇供销社,第二代传人王汉青成为正式职工,开办供销社糕点厂,其主打产品“槽子糕”凭票供应,成为那个时代的美味佳肴。三年暂时困难时期,王兴武研制开发的以玉米轴为主料的“无粮糕”成为人们充饥的奢侈品。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地,给了人们大展宏图的美好时机。王汉青退而不休,将手艺传其子王和平,玉圆号改为“裕源号”糕点铺。
     在苏桥,提起传统特色小吃,人们啧啧称奇的是糕点和薰鱼,说这是舌尖上的苏桥。苏桥传统糕点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源远流长。按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烘烤类、油炸类、蒸煮类等。百年老字号“裕源号”第四代传人王小龙介绍他们制作的糕点有三个特点:品种多,口味好,选料精。不会因为现代化技术的发达而忽略手工制作的精细,揉制面团、压模、烘烤,自始至终都是用传统工艺,每一步都以木器为模,制作出变化多端、口味丰富的糕点。王小龙说:裕源传统糕点称得上是一门学问。比如糕点皮有物理皮、化学皮、澄面皮和面包皮四类,馅料则分咸、甜、生、熟四种等,每一个细节都有考究之处。裕源糕点深受人们欢迎,2011年获文安县体育道德风尚奖;2017年被评选为文安县美食冠军;2018年被指定为首届苏桥飞叉艺术节优秀合作商家。现已获得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裕源制作的糕点不但味道香甜,而且健脾益肾,有利健康。心情不好的时候雪中送炭,心情好的时候锦上添花。大柳河常久村的文化奇人曹永光,酷爱石刻与读书,劳作之余,对苏桥裕源传统糕点情有独钟,每天都要吃上两块,再配上自己喜欢的一款茶,仿佛这一日的辛苦劳累都有了慰藉。一茶一点,偶然天成,美容养颜,强身健体。他高兴地把“裕源糕点”四个大字刻在一个大磨盘上,亲自送到裕源店铺。
     苏桥为历史名镇,同时更是现代的旅游胜地。众所周知,文化的传播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说教式的,因此借助传统糕点包装宣传苏桥地域文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裕源糕点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守艺”这条路上迈出了稳重的第一步,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期真正地把传统糕点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追求。
      随着人们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攀升,裕源人对自己、对时代充满了信心,在前进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砥砺前行。把王家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老字号“裕源糕点”生意做大做强,愿他们去掉雕龙画凤的世俗,做出原滋原味的传统糕点,销往全国各地,力争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2021年7月6日















91人点赞
52万固安人办事必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