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高度发展,无疑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比如在朋友圈,我们就能时不时看到别人转发的水滴筹、轻松筹之类的大病众筹信息。
对此,很多人也乐于贡献一份力量,来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然而,水滴筹眼下却又出事了,这不禁让公众想问:我们的爱心有多少是给了真正需要的人?
(一)
11月30日,一则《卧底实拍医院扫楼式筹款,审核漏洞多》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公众关注。
该报道称,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招募了大量正式或兼职的筹款顾问,他们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医院“扫楼”,来疯狂推广业务。
而一旦患者有了发起筹款的意向,这些“志愿者”会贴心的帮其撰写求助人的故事。
不仅如此,在具体的筹款金额上,“志愿者”也会在口头询问了经济状况和诊疗缺口后,就帮着患者家属“出谋划策”。
为什么水滴筹的“志愿者”对患者如此殷勤?
原来他们是有绩效考核的,比如每月最少得35单,发不完会淘汰,排名末位也会被淘汰。
尽管如此,这却不是一份苦差活。
要知道每促成一个患者上水滴筹发起众筹项目,“志愿者”的提成最高可达150元。
换句话说,只要卖力,月入过万不是梦!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件多赢的事情。
毕竟患者得到了善款,“志愿者”拿到了高工资,至于水滴筹也获得了流量。
问题是,这些人的利益却是建立在消耗公众爱心基础上的。
报道中就提到,郑大一附院的一位病人,筹款顾问在简单的询问了病情后,就帮其定了15万的筹款目标。
而事实上,筹款顾问早就知道筹款人来自拆迁区,但选择装作不知情:“不用写了,因为他当时没给咱俩说。”
一个明明不缺钱的病人,就这样在“志愿者”的殷勤服务下,轻松的筹到了钱。
这让曾经为这个项目捐过款的人情何以堪?!
消息传出后,水滴筹很快在官方微博上回应称:视频报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区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现象,严重违反了水滴公司价值观、准则及相关规定,调查清楚后我们将给以严惩。同时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
(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水滴筹第一次出事了。
就在几个月前,郭德纲弟子在有车、有房、有大病医保、有单位、有同门师兄弟的情况下,其妻子却欲众筹百万来治病。
为何作为众筹平台的水滴筹会频频沦为人性的照妖镜?
一方面,因为目前个人家庭资产情况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权威核实途径,这让很多求助者玩起“隐瞒”来可谓有恃无恐。
另一方面,众筹平台们归根究底是互联网公司,而不是慈善组织。
它们需要生存和发展。
所以大病众筹项目在做公益的同时,其实还承担着获取流量的任务。
比如水滴筹,其除了有免费的水滴筹,还有水滴互助和水滴保这两个收费业务。
其中,水滴保是和各大保险公司合作的互联网保险优选平台。
水滴互助则是互帮互助社群,其产品模式为,用户花9元成为会员,180天观察期之后,能够享受相应的赔付权利。
其公司的运营模式,就是通过免费发布众筹项目来吸引人气,再在将流量导入到水滴互助和水滴保业务上。
这也就决定了平台虽不想诈捐这样的事发生,可也没有极大的动力去主动对发起人严查。
比如对于眼下的线下顾问事件。或许水滴筹的初衷,正是如声明中所提到的那样,是要帮助那些遇到困难又不知道如何操作互联网的患者,并在此基础上为公司多获得一些流量。
但说到底,还是因为平台对患者相关信息审核不够规范和严格,才让筹款顾问们有空可钻,直接把公众的爱心当成了“牟利”的工具。
(三)
对于众筹平台本身来说,一项业务出了问题,自然可以通过“叫停”来止损。
但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爱心透支额度也是有限的。
平台若是如此频繁出事,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收回自己的恻隐之心,随之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病人将越来越难得到帮助。
这才是最可怕的。
来源:今日头条
|
|
|
52万固安人办事必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