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苏桥古镇《武吵子》
吵子分为文吵子和武吵子,文吵子清道光年间就有,武吵子成立于清末民初。苏桥是武吵子,大约1889年左右,是在习武和娱乐活动中形成的,至今已传承六代。最早由固安回回营一个姓张的师傅传授,张师傅会武术,懂音律,特别是精通京剧打击乐,武吵子技艺高超。他把自己的全身功夫传授给霸州的郑家印,郑家印22岁参加苏桥京剧团,在团里武场打底鼓,后在苏桥安家落户。1894年郑家印开始在苏桥收徒,传授武吵子。第三代传人主要有刘宝光、刘宝孚、丁崇光、郭万祥、靳春杰、郭树文、陈树启、邵殿怀等。这些人大部分已去世,只有少数人还健在。第四代主要有狄广万、靳吉安、孙振峰、任德军等。第五代有40多人,队长钟秋虎、孙小乐。队员主要有靳国强、靳宝龙、杨永社、郭大桩、郭丁、狄彪、王卫民、纪二超、王松等。现在着手培养第六代,已有20多人。
苏桥武吵子会是一种具有古老传统风格的打击乐合奏。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鼓、镲、钹、铙、锣等,故称铜锣会档。其中镲、钹、铙均为青铜器,直径约60公分,两边系有丝绸带,不同之处在于手握突起的地方大小不同,因而发出的音色也不一样。鼓为会头,皮为好牛皮,起引领作用,有全套鼓谱,敲打需有一定的技巧,声音浑厚有力,快慢适度,传播甚远。武吵子的流传和发展,以舒展震撼为突出特色,深厚的文化背景,具有极大的挖掘、保护、整理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参加这一活动可以使人们愉悦身心,增进了解,和谐相处。因而,加以保护使其传承下去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苏桥历来为武术文化之乡,特别是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弄枪舞棒,蹦嘣跳跳,尉然成风。通背拳、少林会、武高跷、杆会、飞叉会、狮子会等最为兴盛。梧桐引来金凤凰,张玉春、靳晓轩、靳月亭、邵希苓、田兆文等武术名家扎根此地,可谓高手云集。本镇有民间花会8道,30多种表演形式。每次出会,必须伴有锣鼓的敲打。于是,武吵子应运而生。
苏桥武吵子独具特色,它可以用急、摧、快、熟4个字来概括,表演潇洒大方,精气神连用,使人提神运气,精力十足,用力气大,悦耳动听,振奋人心。现存的传统曲牌有“凤朝阳”、“开山虎”、“小金山”、“龙虎斗”等。苏桥武吵子的动作是成套的,每套动作都由几个钹眼组成,特有动作有掏腿、对打、节节高、金鸡独立、翻身打、苏秦背剑等。演奏一首完整的曲目要15分钟左右。需要8步:一为警点。即开始用大鼓提示,其它乐器做好准备。二为上帆。三为掌调,也叫升调。四为冲头,也叫扛头。五为打镲抬扛。大镲与小钹、小糖锣在大鼓的引导、指挥下,开始抬扛取乐。如小叔嫂斗乐子,小钹为小叔子,敲出“进、进、进”的点儿,大镲做为嫂子的回应是“叉、叉、叉”。五为小钹过水点,俗称乐平子。六为起扛头生二番。点都打双点,头番打单点。八为三番打单表白,收头。一曲演奏完后,所有的乐器没有挎,直到表演结束才能将乐器放下。所以武吵子也是相当考验艺人的体力的。
苏桥武吵子除自演自奏外,还有另外一大功能,那就是为民间花会配乐。武吵子的前身也叫灯花会。每年春节,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掌灯以后开始在镇上表演,俗称闯灯或踩街。会头组织会员们立灯秆,挂灯笼,各家门前街道两侧散灯花。队员们随着曲牌,沿街走着打,到各家门前原地站着打。苏桥每年三月初五至初十在火神庙前举办庙会。庙会期间,除本镇的8道文武会之外,还有外阜闯会38道。头天晚上开始“踩街”,前头两杆大旗,中间“五鬼”持叉鸣锣开道,武吵子紧随其后,3只眼的火神爷旗罗伞扇护体,由八台大轿抬着游街,各会随后排列,大街上灯笼高照,鞭炮锣鼓齐鸣,火烛冲天,颇为壮观。第二日,各道花会表演正式开始。武吵子主要为本镇飞叉会、狮子会、武高跷配乐。在吵子会的配合下,飞叉、狮子、高跷高潮迭起,热闹非凡。各个演员都拿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表演的活龙活现。武吵子不但有自己固定的曲牌、乐器,造型也有了固定的模式和规矩,声名自然远播开来。靠着虎虎生威的架势,铿锵有力的节奏,色彩斑斓的服装,不断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至今镇上上了岁数的人还对此津津乐道。
现在的苏桥,各种技能的学习风生水起,文化娱乐活动精彩纷呈,武吵子会也是越办越红火。除在十里八乡活动外,多次被邀参加省、市、县比赛。2009年2月,还参加了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展示活动。
作者简介:冯秉顼,学者、作家,1952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文安县。出版专著27部,300多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发表于全国各级报刊。
2021年1月25日
|
|
|
52万固安人办事必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