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廊坊日报】固安:好戏连台唱出乡村美!

《廊坊日报》六版刊发了《固安:好戏连台唱出乡村美》文章。

全文如下:

“不买牲口不买套,也要捐钱买这蟒和靠”“不看房子不看地,就看上小伙儿会唱戏”……在固安县渠沟乡周家务村,流传着几句民间俗语,生动诠释了当地村民百年来对戏曲的热爱和痴迷。

在周家务村,戏曲元素随处可见。村街两旁、小广场上点缀着彰显戏曲文化的雕塑、墙画,路灯灯杆上的脸谱造型生动精致,可同时容纳300位观众的周家务戏苑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在72岁的村民张万明家中,只见其中一间卧房中央摆着一张方形书桌,上面堆着满满的手稿,他说:“前段时间,北京来的戏曲家们对村里的戏曲文化很感兴趣,想挖掘挖掘。这不,我想尽快整理出来,下次人家来了,好跟人说道说道。”

周家务人唱戏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当时,村里请了几位科班出身的老师傅到村里教戏,颇受村民欢迎。从此,学戏、唱戏在周家务村历经百余年、四代人传承和发展,从未间断。

周家务人唱的戏主要是京剧、河北梆子。虽不能说村里人人能唱,但像“周家务子弟会”“周家务同乐会”“周家务剧团”等业余剧团从未消失过。逢年过节,剧团就到周边村镇演出,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

得知记者来访,73岁的王永山、74岁的王仲明也前后脚儿来到张万明家中。王永山是村里的老支书,为了让村里人唱戏方便,他曾带领村民拉了几车土垫起戏台子。王仲明办过戏校,后来培育出不少专业戏曲人才,有学生考上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也有学生进入专业剧团发展,至今从事戏曲事业。

在周家务,戏曲历经百年,无论物质条件好坏,村民们从未将其丢下。而近几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统揽下,周家务村步入发展快车道,全村大力发展农业种植、乡村特色旅游,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周家务人更是深挖当地戏曲文化,以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把戏曲唱出了花样,唱出了门道。

图为周家务戏曲文化节现场

2012年初,在商海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张健接受乡党委和乡亲们的重托,回村当起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本身就是戏迷的他,带领全村人把发展本村戏曲文化当成了一份事业。给村里置办各种戏曲行头、乐器;请戏曲家到村里唱戏,交流戏曲;修建周家务戏苑,为村民提供唱戏、听戏的场所……戏曲在周家务焕发出勃勃生机。

5月25日,“周家务戏曲文化节” 成功举办,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众多戏曲名家登台献艺。文化节还开展了田园对谈之戏曲传承与乡村振兴、传统文化集市、戏曲艺术与名家书画展览等活动。不少戏曲界大师都对周家务村的戏曲文化展现出浓厚兴趣。

而此次文化节,也成为周家务村迈向农业发展与弘扬传统戏曲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依托周家务村发展壮大的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卡尔叔叔幸福农场,正大力发展农业种植、休闲采摘、特色旅游。由此,“农业种植+戏曲文旅+乡村精品民宿”的周家务文化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初步成型,以产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体验为活力,为城乡良性互动创造了可持续发展模式。

看到戏曲文化的光明前景,张万明喜上眉梢,他说:“周家务人爱戏不分老少。打我记事儿起,玩的是小鼓、小锣,看得是大人们在脸上描红画彩。一直到现在,每天晚上爱戏的村民都会在村里的小广场上练戏、排戏。”

现在,张万明就盼着周家务戏苑能如期在8月份投入使用,到时村民们就能在更加光鲜的舞台上唱出幸福的心声……


来源:廊坊日报
30人点赞
52万固安人办事必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磐中石 2019-8-10 17:34:18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的,还会有新的戏苑
52万固安人办事必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书山路远 2019-8-10 17:35:06 显示全部楼层
戏曲可是好东西啊
52万固安人办事必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么么哒 2019-8-10 17:35:27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非遗戏曲文化发展
52万固安人办事必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