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北平原上一个历史久远、民风质朴的小乡村,屈家营因那缕自然淳朴的天籁之音而变得远近闻名。农民的双手虽然黝黑而粗糙,古老的音调却从一双双粗犷有力的大手中得以代代相传。
固安屈家营古乐,拥有六百年历史,创始于元明之际,有“音乐的活化石”、“中国文化之瑰宝”的美誉,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音乐之一,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安仿唐乐舞、湖北编钟乐、北京智化寺音乐被音乐界并称为我国四大古乐。
屈家营古乐是带有宗教色彩、浓缩民族文化传统的吹奏打击乐,有管、笛、笙、云锣等传统乐器,使用的乐谱为古老的“工尺谱”,并有严格的传承方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具有原汁原味的特点,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以及佛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的交融衍变有很高的价值。清康熙年间,屈家营古乐进宫为康熙皇帝六十岁大寿助兴演出。演出结束后,康熙亲赐龙凤旗各一面,黄罗伞一顶,乐器八孔白玉管等。
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音乐之一,屈家营古乐曲目丰富,乐谱完整,现存《玉芙蓉》等十三支套曲、《金字经》等七支大板曲、《五圣佛》等三十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乐曲由普遍流行的传统曲牌和本身独有的曲目两大类组成。前者如:《折桂令》、《锦搭絮》、《寄生草》;后者如:《小花园》、《纣君堂》。其内容涉及宗教佛事、民间音乐、故事传说、封建军政、自然节令、动物景致等方面。演出时主要用管子领奏、笙等和奏,故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类乐器外,另有云锣、笛及击奏类乐器鼓、铙、钹、铛等。曲目和演奏风格的纯正颖异,使屈家营古乐闪现出夺目的光辉,作为一个体系传世,显示着高度的和谐统一。
屈家营古乐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萃的精神图腾,印记华夏千年沧桑巨变的时代标记。屈家营古乐作为民族文化之瑰宝,经历了明、清两代封建王朝和民主革命的一系列时代变迁,这一印记着华夏民族图腾的古乐面临着失传的困窘,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传承与发扬民族艺术,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鼎立帮助下,于1986年3月28日成立了屈家营音乐会,开始了古乐传承之路,2009年5月30日,中宏集团乐圣传媒接管古乐传承大旗,斥巨资建设了屈家营古音乐会堂即乐圣苑,并计划在固安新源街建设屈家营古乐博物馆,由中宏集团中宏地产倾力建设,全力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古乐文化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9年11月成功举办“世界音乐周---屈家营专场音乐会”。
屈家营古乐作为一个体系,口述代代相传,历经沧桑,实属不易,六百年间发生了多少变迁,屈家营古乐却如尘封于宝库的珍宝,未受剥蚀,以原汁原味地展现于世人面前,叫世界为之惊呼。
2009年11月“世界音乐周---屈家营专场音乐会
1987年5月屈家营音乐会第一次赴京演出时记录照片
|